▉禪堂開示錄

字級大小:

A-

A

A+

悲智雙修---心培和尚

回目錄

⊙本篇要旨

說明修行,慈悲和智慧一起觀修,因為慈悲不離智慧,智慧不離慈悲。好比《六祖壇經》說:定沒有離開慧,慧也不離定也,因為「即定之時慧在定,即慧之時定在慧。」所以,只要「悲智雙修」即可成就佛道。

班首師父慈悲,維那師父慈悲,各位同參!

修了幾天的禪,不知大家一顆精進修道的心,是不是有護念好?聽開示的主要目的,就是要給大家助道因緣,如果大家不懂得藉由聽法,讓自己的身口意安住在法上,而是隨順情緒的起伏在生活,那就太辜負禪堂講開示的因緣了。

我們想解脫,就必須要認識「法」,「法」就在我們的心裡。所以,要將禪堂的開示,會歸到心上來修。所謂「妙明心中悟」,亦即將外在聽到的音聲,用來顯發你內在微妙的體悟。《華嚴經》說:「佛法無人說,雖慧不能解。」意謂不僅僅是說法之人的一句提起、一個問話,現前的聲塵,人、事、物、境,哪一樣不是我們悟道的機緣?我們應善解法義,用心體會,才能夠感悟禪道是什麼。

佛法講「諸法無我」,所謂的「無明煩惱」,是真實存在的嗎?煩惱也是無自性的。儘管有煩惱生起,那也是一時的「業」風吹起。就像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遇緣則應,如果沒有智慧觀照,就看不清楚當下的行為。我們之所以會來到這個人間,就是因為無明、看不清楚才來的,如果你是菩薩乘願再來的,那就非常殊勝了,因為廣大的眾生正等著你去教化。

我們參禪修定為誰而修?是為自己修呢?還是為眾生修呢?為眾生修就要去幫助眾生。當我們逐漸自我淨化,就應該進一步以法來緣想,也就是要去思惟我與眾生息息相關的因緣,我與眾生同一種性。我有佛性,眾生也有佛性,只是我知道自己有佛性,而且已經開始在修行,但是其他眾生卻不知道自己有佛性。甚至知道自己有佛性,也沒有像我們有這麼好的福德因緣可以修行。因此修行要種種的因緣具足才有辦法,如果眾生還不知道自己有佛性,我們就要發起慈悲心,從靜中來觀想,透過佛法來幫助眾生。

尤其當你修行到某個階段,因為你有慈悲心,你就會想要把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。甚至你有慈悲的想法,在修的當下不僅是為自己,更會為眾生,同時警惕自己應該精進,因為沒有精進,就沒有功德可以回向給眾生。

修行如果只是為自己,而沒有想到其他眾生,就容易懈怠,尤其當你生病的時候,遇到挫折的時候,精神提不起來的時候,你就會得過且過,經常「唉呀!今天累了,休息一下吧!」好比你曾經發心每天要定時定課,打坐十分鐘或是半個鐘頭,但是偶爾忙到很晚,你就有可能放棄持續禪坐的功課。又好比討巧的商人,以為賺到了錢,就可以恣意的大肆慶祝,最後仍是無法保有財富,是同樣的道理。所以我們的心中要有眾生,見到眾生在受苦,那念精進的心就會提起來,而這念心來自於我心中的慈心悲願,因此我會心甘情願對苦難的眾生伸出援手,並打從心裡願意付出行動。

佛陀智慧圓滿,他觀察到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無差別的,所以能夠展現妙用,方便度化一切眾生。像我們每天唱供養咒,裡面有「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」,這就不是凡夫所能想像的境界。

有一天,佛陀外出托缽,在舍衛城中的巷子裡,看到一個露宿街頭,衣衫襤褸,飢餓貧乏的瘦弱女子,斜躺在垃圾堆旁奄奄一息。因為她剛才正在垃圾堆裡翻找食物,整座像小山一樣的垃圾堆,被她翻得四處飛散,仍然找不到一樣可以入口的食物,即使是腐敗的餿水都沒有。而她身上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,凡是看到她的人都退避三舍,甚至朝她吐口水,丟棄廢物。

佛陀知道貧女與阿難有緣,就指派阿難拿食物去救濟這位貧女,並為她講說「布施得福」、「佛法真理」等因緣果報的道理。由於貧女在阿難說法的當下,生起一念極為清淨的信仰心,並以此清淨心供養阿難以及佛陀,不久之後,壽命終了,便往生天界。

天女在天上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,非常感恩當初阿難為她說法、布施飲食。於是特別捧著天上的美食要到人間來供養阿難和佛陀。佛陀又再次請阿難為她說法,天女聞法的當下增上意樂,立刻開悟得道。

佛陀能觀機逗教,雖然沒有親自去度化人人唾棄、骯髒的貧女,卻能找到與貧女有緣的阿難尊者前去教化,可見佛陀的慈悲、智慧、方便有多少。

另有一人,因為觸犯國法,被官府砍斷手腳,拋棄於郊外,佛陀得知這個消息,心中十分不忍,於是偕同阿難走到荒郊,去看這位手腳被斬斷的人。佛陀彎下身軀,用雙手撫摸著兩眼無神,全身顫抖,一個無辜又無所適從的殘障人。

佛陀的眼裡沒有是非善惡,沒有差別好壞;佛陀的眼神充滿了平等,慈悲的光芒。佛陀慈柔的問道:「你感到哪裡不舒服嗎?」

這個失去雙手雙腳,滿臉血塗的人,眼淚倏然而下,哽咽地說:「佛陀!我此刻正飽受著身心飢渴的苦,像我這樣身心污穢不堪的人,値得佛陀您對我的關懷嗎?」這樣的問話,使佛陀的身心愈加散發出平等的光芒,那光芒似乎可以穿透一切的人心和物種。

佛陀緩緩的說道:「罪性本來就是不存在的,是因為你的心去分別、去造作、去妄想,才發生這許許多多的業果。如果沒有這個差別的心,又哪裡來的罪業呢?所謂罪者,罪不罪,不可得啊!……」被截去手腳的罪犯,看著佛陀的慈祥容顏,一心聽著佛陀的說法,頓時歇下狂心,安住於平等的法性之中。不久,即安詳捨報,往生天界。

各位!能從這兩則典故體會佛陀的慈悲嗎?佛陀的慈悲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我們現在不就是在佛陀的慈悲法性之中嗎?不僅在承受佛陀所給的慈悲恩澤,同時也在享受歷代祖師大德,不惜生命將佛法傳承至今的恩惠。因此修行怎能只是為自己修,而沒有想到眾生呢?

雖然我們還是凡夫,還有無明煩惱習氣,不過卻能很幸運地聽到慈悲的法義,就要從內心裡生起一份感動、稀有、殊勝的心。只要對佛法有一些體證,就要積極拿來廣行慈悲。進一步能夠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救度眾生,具備像佛一樣大慈大悲的心,這將是多麼殊勝的事。所以,我們在佛光山的禪堂修行,要開發自已的菩提心,而不是越修越自我,越修越沉溺於專注的禪定當中。再說,你能有這樣的體會,是多少大眾的因緣成就,所謂「成就歸於大眾」。

你看!我們的生命得之於父母,尤其是母親的十月懷胎,身體行動不便,時常心神不寧,擔心受怕;好不容易生下嬰兒,或許能為母親帶來一絲絲的歡喜,但接踵而來的是襁褓中的飲食冷暖,尤其是半夜的哭鬧聲,讓母親從睡夢中驚醒,在意識慌亂之中,為我們處理大小便……,還有成長的過程中,父母親為我們付出多少的心血……。尤其早期的農業生活,家境貧窮清苦,家裡兒女又多,做母親的就更加辛苦了。而我們小時候卻常常不懂事,惹父母親生氣,讓父母親傷心、難過、掉眼淚……。如今,回憶起這些往事,內心真是萬分的不捨與慚愧。

由此可知,當我們這樣觀想、修行的時候,將會情不自禁的感傷、掉眼淚,進而引發內心的慈悲情懷。況且,不僅我有母親,一切眾生皆有母親;不僅我今生有母親,過去的生生世世以來,我都有母親。我和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不斷的在輪迴,輪迴一次就有一個母親。我們能如此觀察,一定能昇華慈悲,捨去冷漠之心。所以我們修慈悲觀,理當從最親近的人,於己有大恩德,血緣至親的母親開始緣想,不管母親此時在不在人間。

再者,不僅今生的母親對我有恩,過去生生世世的母親都對我有大恩德,乃至現生有緣無緣的眾生,都或許曾經和我互為夫妻、兄弟、兒女。能如是觀察,在修「慈悲觀」這個法門的時候,就可以把母親觀想到面前,甚至把能聯想得到的多生累世的父母都觀想到面前來。

如果我們禪修,沒有修「慈悲觀」,就容易越修越只想到自己。大家親近佛光山人間佛教的菩薩道場,一定要把這一法修出來,唯有與「慈悲心」相應,才能昇華我們的心,進而增上果位,因此發心是多麼的重要啊!只要心一發,再困難的事情都有辦法化解的。我們觀看過去的諸佛菩薩,都是發心立願,才成就佛道的;倘若只想到自己,不發心立願,想要圓滿佛道必定遙遙無期。

剛才講到母親是最有恩於我們的親人,其次當然就是父親了,此外兄弟姊妹、親戚朋友,我們都要去觀察、去思惟,把他觀想到前面來,釋放我們修行的功德,加持他、攝受他、護念他、導引他;即使是不相識的人,你也應該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。甚至慢慢擴大,從一人到多人;從家庭到社會;從社會到國家;從國家到全世界;從全世界到虛空法界,有緣無緣的眾生,如實去觀想,如實去回向。

修行重在「觀照」,有觀照才會有智慧,有智慧就不易在「法」上執著,由知法而得解脫,是很自然的事。所以我們從母親開始觀修,乃至到一切眾生,不要覺得困難、辛苦。你要相信,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,大家一定要肯定。比如,你現在動念,想要到某個曾經去過的地方,那個地方不就立刻浮現在你的面前了嗎?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、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

在生活之中認為有種種的煩惱,這就是一種苦,它來自於心的執著,如果放下執著,還有煩惱嗎?煩惱與心量的大小有關係,因為心不能包容,才容易煩惱。因此要把心靜下來,透過「法」來識破煩惱的真面目,它並不是真實的。

好好善用《般若心經》,如果能藉由聽法,當下照見五蘊皆空,輪迴的我也就不以為苦了。般若不在口說,而在心行,我們對於般若修證多少,煩惱就能降伏多少;意謂你對般若精進幾分,煩惱就能斷除幾分。

當我們能將《般若心經》與生活修行結合,就能夠用智慧照見無我,也就能真實「度一切苦厄」了。「一切苦厄」在哪裡?就在心裡。眾生在哪裡?也在心裡。不是沒有苦、沒有眾生,而是你要去體會什麼是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「照見五蘊皆空」之後是什麼?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,你既已照見五蘊皆空,哪裡還會有生滅?一切不就是「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不來不去」的中道實相嗎?你既已了解「不生不滅」又怎麼還會有顛倒夢想呢?又怎麼會有無明煩惱呢?

所以大家對般若智慧要去體證,對於人人本具佛性的大悲心要去開發,當然還要有「無所得」的心,不能認為那是一個可以取得的東西。文字只是個方便,如果你能體會這個境界,你會明白你本來就有。

我們之所以被這些無明妄想的雜質包住,就是這一念貪欲心非常的強,一天到晚動得靜不下來。告訴你不要,你還是要;告訴你不要執著,你偏不聽;告訴你不要來這個世間,你又要來,就是那個欲望帶著你來。既然來了,如果沒有發心親近三寶,修福修慧,修禪修定,發慈悲心度眾生,我們的未來又將會如何呢?你想知道未來會怎樣嗎?有什麼果嗎?就看當下怎麼栽種。

所以要時而修「奢摩他」(止),時而修「毗缽舍那」(觀),要善調身心因為修行所產生的變化。佛陀之所以被尊稱為「調御丈夫」,就是因為懂得善調,轉化境界,境界是源自於我們無法如實照見它的無自性而有。

般若在人尊,在處處貴,一切時中,一切處所,通達無礙,來去自如,不會有障礙。因此,若在智慧上有一番體會,不能只有自受用,要時時不忘自己之所以能有些許的成就,都是來自於常住大眾、檀那施主、父母、兄弟姊妹,尤其是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師長等等,才能讓我們認清世間的真相,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,成為知書達理,有氣質的人。

我們進禪堂,能學到一些規矩,知道如何跑香,怎麼過堂修行,這都是因為有人教導才會。因此,我們與眾生是分不開的,眾生就是修行的道場,如實的去觀察,有智慧的慈悲,該度眾生,你就去度;未能得度的,你也為他植下未來得度的因緣,仍然持續你的菩薩道,因為有太多眾生需要度化。所以,我們現在正在養深積厚,讓佛法更紮實,心性對法的認知、體會、修證更加明顯,而不是處在容易被動搖的狀態下。

《六祖壇經》提及,何謂坐?「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名為坐。」何謂禪?「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禪。」當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,我們的心中沒有種種的愛恨、取捨、分別、執著,因為你了解一切事物的本性,當下都是無自性的,你這樣觀察就不會被境界所轉。

所以,肯修行,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,這個方法就在你的內心,只要你把心靜下來,細細思惟「諸行無常」、「諸法無我」的現象界,把自然界的來龍去脈搞清楚,了解每個當下都是生滅變化的,每一法的當體都是無自性的,都是空寂無我的,過去是這樣,現在是這樣,未來還是這樣,你會明白禪堂後面的「萬古晴空,一朝風月」是何意。

世間的因緣不斷在剎那生滅,不會停留,這是世間的實相。我們不要渴望從外在執取實有的東西,你所要體會的就在你內心裡面。其實,告訴你有個內在,那也是方便說,因為我們的心總是向外求,如果你能體會裡外一如,沒有裡外,就能來去自如,境界就不一樣了。所以「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」如來,來為眾生來,去為眾生去。

大家要發菩提心啊!還有很多眾生需要佛法的幫助,只是在度眾生的當下,不要執著度眾生;要有「無所得」的心,不要認為有眾生可度。度不執著度,從內心自然的流露,這個要靠自己去深入體會。修行除了在智慧門上用功,更要在慈悲心上面醞釀,讓身心細胞都充滿慈悲。

大家發起心,繼續用功!

回目錄